往年高考志愿填报一般会存在哪些问题?
往年高考志愿填报一般会存在哪些问题?
①盲目攀比而导致选报过高有的考生容易“跟着感觉走”,听说哪所学校好、哪个专业“热”,就跟着填。有的考生见别人填的学校层次高。感到自己填低了没面子,也就跟着“摸高”。有的考生由于对自己的考试成绩估测不准,选报了力所不及的志愿。
②信心不足而导致怕高就低另一种情况是信心不足,只求稳妥保险,怕高就低,往往造成高分低就,这种事情往往发生在平时成绩处于中上水平的考生中。其实,完全没有自我低就的。
③从众追“热”而导致“撞车”严重近几年招生中,有的学校(专业)报考人数过于集中,第一志愿在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的人数为计划招生人数的2倍、3倍甚至十几倍之多,“撞车”现象严重。而有的学校某些专业却很少有人填报甚至无人填报。误区是将志愿的选择等同于未来的职业选择。有的考生出于对未来职业的考虑,在选择专业时只考虑所谓的“热门”专业。
④高分考生过于自负竞争一般是以省为单位的,各省的前几名。几十名被录取到好学校一般都不会成问题,但若是前一二百名就难保证了。原因主要在于志愿选报不当,考生填志愿时,主观臆断。盲目认为自己是学校第一名报某某高校肯定没问题,甚至固执地只报一个专业。又不肯服从到其他学校及专业就读,一旦失误就很可能名落孙山。
⑤以收费高低来评判好坏有的家长以为收费高的专业一定“走俏“,收费低的则不行,其实这样看问题是很不可靠的。有些专业是国家大量需要,大有发展前景的,为了吸引更多有志青年报考,收费标准相对低一些,同时奖、助学金额也较高,有些院校和专业收费相对较高,但并不说明该院校、专业就比其他专业一定好些。
⑥只看校名面忽视专业一是填报志愿仅看校名,以为校名有着“地质”“石油”等字样的学校,就只设这些艰苦专业,其实这些学校也设有其他专业:二是心存偏见,将农业等划分为艰苦专业,认为就业出路不佳,其实这些学校和专业的就业率也很高;三是对一些省外学校不了解。有的学校只因为不在直辖市或者省城。考生就不愿填报。
⑦一味追求热门专业所谓“热门”专业,就是很多人争着报考的专业,计划招生数与报考人数之间比例非常悬殊,其结果是录取分水涨船高。
⑧担心服从分配会吃亏“是否服从分配”扩大了考生被录取的机会。因为规定填报的几个院校和专业,都是有限的,如填了“同意服从分配”,就会增加院校和专业录取的机会不会吃亏。
⑨全部由父母包办每年填报志愿的最后一天,总有家长按自己的想法偷偷给孩子修改志愿。但这样的结果往往造成学生的反抗,考生用罢课或离家出走的方式进行抵抗,让家长追悔莫及。考生的家长、老师,凭着人生阅历及对社会的理解,对考生选择志愿时正确加以帮助引导,是很有必要的。但万事不可过头,如果忽视考生的主体作用。由长辈大包大揽,强制学生做出某种选择,那就难免出现令人痛悔一生的后果。
- 上一篇:对不同层次考生填报志愿有何忠告?
- 下一篇:填报志愿时遇到那些两难的问题怎么选择?